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奠基》:梦和现实间的剑走偏锋2010/08/25
  • 必看的十部魔幻现实主义佳片2010/08/25
  • [电影]断指可以再接么?2010/08/25
  • 敢死队:跟着打导弹的手枪一起高潮2010/08/20
  • 15部没有剧本的伟大电影场景2010/08/19
  • 梁文道:后色戒电影2010/08/19
  • 怪物史莱克的谢幕2010/08/18
  • 好莱坞的女人2010/08/18
  •  
    关于美国影评人的三五八卦
    时间:2010/08/25 出处:Cinepedia Blog
    关于美国影评人的三五八卦
    from Cinepedia Blog by magasa

    一. 《纽约时报》影评人

    虽然现在有很多电视影评人和网站影评人,但在美国最牛逼的还是传统纸媒体影评人。一般来说,依据媒体性质不同,读者对象不同,影评人也有一些差异,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专业和学术刊物不计):

    1. 大型日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2. 全国性的新闻周刊,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
    3. 人文杂志,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
    4. 地方性质的小众另类周报(alternative weekly),如《村声》《芝加哥读者》
    5. 行业媒体,如《综艺》《好莱坞记者》
    6. 大众娱乐杂志,如《娱乐周刊》《首映》(已停刊)
    7. 知识分子趣味的严肃电影杂志,如《电影评介》(Film Comment)《电影文化》(Film Culture,已停刊)

    这些影评人经常各处跳槽,或互相写稿,所以之间的差异有时也可以忽略。

    如果单以影响力而论,第一类大型日报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而《纽约时报》又是所有日报里执牛耳的。如果将19世纪电影第一次在美国公开放映时的报道视为最早的“影评”,那么美国第一篇影评就出现在《纽约时报》上。

    上世纪40-60年代,由波斯利·克洛瑟(Bosley Crowther)主持的《纽约时报》影评,其号召力达到顶峰。虽然在影评史上克洛瑟经常是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但在他最鼎盛的时期,没有登上他的年度十佳榜的影片不可能赢得奥斯卡,没有获得他首肯的外语片也很难在美国取得票房成功。

    他常年担任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被认为是中产阶级中庸艺术口味的代言人,立场四平八稳,严守这份报纸标榜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不论银幕上的世界如何变化,他自巍然不动。1967年老迈的他因为没有赶上《邦妮与克莱德》这艘新船,黯然谢幕。

    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是波斯利·克洛瑟在《纽约时报》的接班人,他基本继承了这家日报所剩不多的影评传统,不过他再也没有克洛瑟当年的影响力了。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他自身,而是环境使然。在克洛瑟的年代,新片一般周三开画,只有面向业内的《综艺》和《好莱坞记者》能第一时间报道并作评,如果没有制片厂的同意,第二周周一上摊的周刊不会评论前一周的电影,《综艺》和《好莱坞记者》之外的优先权属于大型日报。70年代美国影评极度繁荣,人人都可发言,过去等级森严的制度已经失效。

    而且80年代后好莱坞片厂极看重首周末票房数字。不是说以前票房不重要,但在前大片(pre-blockbuster)时代,电影产业的游戏规则还不像今天这样孤注一掷,所以影评的相对地位在下降。但《纽约时报》依然处于影评的王座地位,只是它们的功能开始局限于一些特殊的小众影片,有的小城市院线只有在看到《纽约时报》登出影片的正面影评后才敢引进。

    有趣的是,文森特·坎比温和平淡的小资口味被人了解后,有些片商害怕自己的片子为他不喜,特地在他外出度假的时候安排影评人场。还有人发现,对于某些小片来说,《纽约杂志》的大卫·丹比(David Denby,现为《纽约客》影评人)的好评可以中和坎比的劣评,《大河边缘》《蒙娜丽莎》《她说了算》都是丹比的评论救活的。

    所以,当时的片商爱在广告上引用纽约重量级报纸和《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这类覆盖全国的杂志的赞语,而洛杉矶媒体在这方面几无作用。

    二. 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全国影评人协会

    纽约影评人协会(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成立于1935年,虽然不是美国第一个成立的影评人组织,但因为纽约作为文化重镇的地位,尽管电影业的中心在西海岸,纽约影评人协会的地位之高,远远在所有影评人组织之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1975年才成立呢)。在刚成立的时候,人们认为它的价值在于用东海岸的知识分子严肃立场矫正以奥斯卡奖为代表的加州品位。但5、60年代在波斯利·克洛瑟主持下,协会品位越来越中庸,最佳影片选出来几乎年年都和奥斯卡奖结果一样,这就引起了很多影评人的不满。再加上该协会只接纳报纸影评人,其他的管你什么《时代周刊》也好,《纽约客》也好,任你多牛逼都是没有资格加入的。

    所以在1966年,《新共和》的影评人斯坦利·考夫曼(Stanley Kauffmann),加上宝琳·凯尔(Pauline Kael)、《星期六评论》的霍里斯·阿尔珀特(Hollis Slpert)、《村声》的安德鲁·萨里斯(Andrew Sarris)、《生活》的理查德·西克尔(Richard Schickel)、《新闻周刊》的乔·摩根斯坦(Joe Morgenstern)联手创立了全国影评人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协会的创始人虽然都在纽约工作,但有些杂志是在全美发行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全国影评人的名义,不分媒体性质,建立这样一个影评人组织,打破纽约影评人协会的垄断。当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都将最佳影片奖授予弗雷德·金尼曼的《日月精忠》,但全国影评人协会给了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后两年又先后发给伯格曼的《假面》和《羞耻》,所以该协会很快树立了国际化视野的声誉。

    时至今日,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全国影评人协会的影响力仍是最大的,纽约影评人协会也基本全国化了,所以两家协会的会员有很多重叠。

    要说影评人协会的口味,也是随时代变化的,在克洛瑟退休后的新好莱坞时期,纽约影评人协会倾向于鼓励新电影和欧洲电影,年年和奥斯卡结果相左,但进入80年代后又开始高度重合了。近年来他们和奥斯卡重合率不高,多是把奖给了该年奥斯卡提名中第二、第三热门的候选者。而全国影评人协会自其创立以来,和奥斯卡的吻合率一共只有5次。

    三. 封杀影评人

    封杀影评人这事不奇怪。今年就有一起,纽约一个叫做Armond White的影评人被影片Greenberg封杀了,Greenberg的导演是出身影评人家庭的Noah Baumbach,岂不是咄咄怪事?

    当然Baumbach自己不会干这种事,肯定是发行公司负责宣传的人干的。

    说到影评人看免费场的权利,这是发行公司和媒体之间的默契,影评人虽然不用出票钱,但他们说好说坏是自己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而取消某个人看免费场的资格,也无关宪法第一修正案,发行公司当然可以这么做,还上哪说理去呢?

    知名博客Jeffrey Wells说,被封杀是影评人的荣誉勋章,这说明你的文章有威胁性,让人重视。

    这种事在美国影评史上屡见不鲜了。6、70年代的时候,当时最著名的影评人宝琳·凯尔被华纳公司封杀过很多次。有一次,所有影评人都入场坐好了,凯尔被人叫起来赶走。另一次,片厂的人过来告诉她放映取消了,等她一离开,放映又立刻恢复了。

    Judith Crist是当时仅次于凯尔的女影评人。60年代她刚入行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工作,因为批评了一部叫Spencer’s Mountain的片子,华纳公司发电报告诉她以后不必再出席该公司的任何媒体场。同一年,她还狠狠地批评了《埃及艳后》,于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也立刻封杀了她。

    《纽约每日新闻》的Jami Bernard因为和Eddie Murphy做的访谈的笔调令Jeff Katzenberg不满意,她被迪士尼封杀了。而全美最具权力的影评人,Ebert和Siskel这对芝加哥的电视搭档,哪怕每个星期拥有1000万观众的收视人数,因为拿Nuns on the Run开玩笑,也被福克斯公司短暂封杀过一阵。

    制片厂封杀影评人的理由并不一定是给影片恶评。90年代初,Jonathan Rosenbaum因为不愿供出透露秘密试映信息的同行被华纳公司封杀三年。而Jeffrey Wells在《洛杉矶时报》上泄漏了施瓦辛格《最后一个动作英雄》的秘密试映会消息,也被哥伦比亚公司封杀了一段时间。

    被封杀算不上什么大事,你可以自己掏钱去电影院看,没人敢赶你,你也可以评论别的片,片多着呢。

    四. Junket Whore

    Junket Whore是1998年一部纪录片的名字,该片揭露了好莱坞公关人员和娱乐媒体之间的那点勾当。

    Whore是什么意思不用解释吧?

    什么是junket呢,就是电影公司出机票和酒店钱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记者和影评人召到一个地方,进行与某部即将上映的影片有关的宣传推广活动。这个地方可能是电影的某个景地,更通常是在纽约或洛杉矶的某个大酒店包若干个房间。

    记者一般先看片,完后明星或导演各自坐在一个房间内接受鱼贯而入的记者的采访。记者们三五成群,依所在媒体性质不同,获得五到十五分钟时间向明星发问,采完一个就到另一个房间采下一个。网络媒体可能只有五分钟时间,纸媒体或许长一点。一般只有电视记者能够和明星一对一单独采访,但相应时间有所缩短,他们不能携带自己的机器,设备均由电影公司提供,事后将带子剪辑完成再寄给各家电视台。

    参加junket的记者当然还会获得一些廉价的小纪念品。也没有不识相的记者会写负面报道,如果违反默契,他将很难再获得 junket的机会。电影公司还会警告记者不要乱问不合适宜的问题,比如Tom Cruise是不是gay,Lindsay Lohan最近是不是又出乖露丑了。并且由于时间太仓促,记者也不会问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一个同样的问题可能明星在一次junket中要回答30遍,采访质量不可能高。——不过发行公司似乎也不会关心采访的质量,他们 要的是铺天盖地的数量,最好是人人都在谈论这部将上映的片子,给公众造成一个big event的效果。

    junket这种形式,在好莱坞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30年代,但1970年以前,一般很少公司采用。电影公司通常的做法是把明星及主创人员带到各个大城市巡回宣传(这种做法现今依然流行),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记者想怎样问就怎样问,电影公司没有办法干涉,而且大牌媒体的记者不难约到时间较长的专访。

    但80年代大片时代来临,制片厂越来越倚赖首周末的票房,务求一击而中,加上地方电视台蓬勃发展,小记者们以获得和大明星“独家”访谈的机会为荣。电影公司也发现不止是大城市有宣传的价值,如今中小城市的媒体同样要拉拢。但公司不可能带着一帮人每个城市跑一趟,所以把记者召集到一处是可行的办法。好处是能加强对记者的控制,尽可能让宣传往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一直以来,junket这种形式都受到新闻界的批评。一般严肃的纸媒体内部都有规定,不允许自己的记者或影评人参加junket,如果真的要去采访,报社自己会出这笔钱。他们认为让采访对象付费是有违职业操守的事。一般有知名度的影评人也不屑参加junket,他们一周看四五部电影,还忙不过来呢。去得多的一般是网站或地方电视台的影评人和娱乐记者。但有声望的网站,如Salon.com也从不参加制片厂付钱的junket。

    五. Quote Whore

    我们经常看到电影或DVD广告上印着某个影评人赞扬该片的话,这些话经常是真的从知名影评人文章里摘出来的,比如罗杰·伊伯特的话就很常见。但也有的是片商找人联合炮制的,后面一类人,多是自由撰稿人或小的电台影评人,知名度都不高,否则不会干这种糟蹋自己名声的事情,他们被知名影评人斥为“假影评人”,或者quote whore。为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广告的引语上,片商让他说啥就说啥,他们也经常把写好的评论提前送给片商看,供其摘录妙句或修改。

    更有甚者,2001年索尼公司虚构了一个叫做David Manning的从来不存在的影评人,吹嘘自己的影片,后来被揭穿,法院判索尼赔偿150万美元,每个看过那些片子的观众可以去领5美元。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